天价开锁费用引发争议,女子半小时支付4170元,是否违法?
女子因找人开锁半小时后收到天价账单引发争议,摘要如下:女子因需要开锁服务,半小时内支付了高额费用共计4170元,引发社会关注,关于天价账单是否违法,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若存在不合理的收费行为或欺诈行为,则可能涉及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开锁行业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近日,合肥在校大学生聂女士通过美团平台联系开锁服务,半小时内被收取4170元费用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商家以C级锁需强拆、夜间服务费等名义层层加价,甚至要求消费者录制自愿付款视频作为免责证据。下面小编为您详细分析解答。
女子找人开锁半小时付费4170元,天价账单是否违法?
从法律层面看,商家行为涉嫌多重违法。
1.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商家在平台标注“25元起”“150元基础车型”等模糊价格,实际收费远超标示金额,且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具体收费项目,违反了明码标价应“真实准确”的要求。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禁止“以低价诱骗消费者,以高价结算”的行为,商家通过低价引流、现场加价的套路,已构成价格欺诈。
2. 商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提供真实、全面的服务信息。聂女士的案例中,商家虚构锁具等级(将A级锁谎称为C级锁)、以次充好(更换B级锁却声称是C级锁),并通过“夜间服务费”“强开费”等名目隐瞒真实收费标准,导致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下被迫接受不合理价格。
此外,商家利用消费者深夜独居、孤立无援的心理胁迫交易,符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消费者有权请求撤销交易。
商家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
开锁消费纠纷哪个部门处理?
面对开锁纠纷,消费者可通过多部门联动维权。
1. 消费者协会是第一道防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可拨打12315热线或到当地消协投诉,由消协组织调解。
2. 商家存在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是核心执法主体。根据《价格法》第四十一条,经营者价格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聂女士的案例中,商家未在平台公示公安备案信息、超范围经营(营业执照无“开锁服务”项目),均属市场监管部门的查处范围。
消费者可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投诉,提交支付凭证、聊天记录、锁具照片等证据,要求立案调查。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并通过信用公示系统公开处罚信息,形成震慑。
3. 对于涉及胁迫交易、人身安全威胁的严重情形,公安机关应介入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若商家通过言语威胁、滞留不归等方式迫使消费者付款,消费者应立即报警,由公安机关固定证据、追究刑事责任。
4. 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调解、投诉无果,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交易、返还费用并索赔。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欺诈的,应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聂女士若起诉,可要求商家退还4170元并赔偿12510元。
开锁消费纠纷 开锁消费纠纷处理 女子找人开锁半小时付费4170元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jysykid.com/jysykid/1300.html发布于 2025-11-19 12:00: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有律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