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个税起征点2025年最新

访客 2025-07-07 12:02:36 16026
最新消息显示,关于个税起征点的调整,至2025年将有新的标准出台,新的个税起征点将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具体标准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公布。
现如今,个税政策的具体情况备受关注。是维持既有标准,还是会迎来调整?五险一金在个税计算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接下来,小编将深入探究这些关键问题,帮助大家清晰掌握个税相关知识,合理规划个人财务。

个税起征点2025年最新

  截至2025年7月,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俗称的个税起征点)仍为每月5000元,换算为全年则是6万元。

  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收入”。若劳动者月工资为8000元,但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为2000元,则计税基数为6000元(8000-2000),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纳税。

  我国个税起征点经历多次调整,2011年从2000元提至3500元,2018年提至5000元并沿用至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个税起征点5000是扣除五险一金吗

  个税起征点的5000元并非是扣除五险一金后的金额。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先从个人的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中,扣除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再减去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同时还可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项目后,才得出应纳税所得额,以此作为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依据。

  五险一金作为专项扣除项目,在个税计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个税计算时,其个人缴纳部分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除了五险一金的专项扣除外,纳税人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起征点法律规定 个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