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7个月未签合同遭解雇的赔偿问题探讨
某员工在公司工作了17个月但未签订劳动合同,最终被解雇,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为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被解雇,公司应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具体的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公司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确定,建议该员工咨询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该获得的赔偿。
在公司工作17个月没签合同被解雇怎么赔偿
在公司工作17个月未签劳动合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公司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具体来说:
1.赔偿金额应按照劳动者的两倍工资来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在17个月的工作期间内,除了正常工资外,劳动者还有权要求公司额外支付一倍的工资作为赔偿。
2.如果公司在解雇劳动者时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1)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被解雇后如何讨要应得工资
在被解雇后,如果公司未支付应得工资,劳动者有多种途径可以讨要。
1.可以尝试与老板协商解决,通过友好沟通来达成和解。
2.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内设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资纠纷的专门程序,效果好且不用交任何费用。劳动者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工作证、工作服等,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3.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并支付拖欠的工资。
申请赔偿需注意的问题
上海律师网提醒,在申请赔偿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时效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因此,劳动者需要在时效期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否则可能会丧失申请仲裁的权利。
2.证据问题。劳动者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同事的证言、工作证、工作服等。如果证据不足,劳动者的主张可能无法得到支持。
3.劳动者还需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便在申请赔偿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要求。同时,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或言辞,以免对自己的权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jysykid.com/jysykid/1328.html发布于 2025-11-20 12:01: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有律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