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劳动合同中工资不明确怎么办?

访客 2025-06-21 16:03:09 14568

劳动合同中工资约定不明确时,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

1. 优先协商补充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就工资数额、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重新协商,并以书面形式补充至合同。这是最直接且高效的解决方式,能避免后续争议。

2. 适用集体合同标准

若协商未果,且用人单位存在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则按集体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的条款执行。集体合同对工资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需优先适用。

3. 实行同工同酬原则

无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工资时,用人单位需对从事相同岗位、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同等报酬。例如,若某岗位其他员工月薪为8000元,新入职员工在相同条件下也应获得同等薪酬。

4. 参照行业或地区标准

若无法确定同岗位工资,可参考用人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或结合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支付记录等综合判定。

5. 法律救济途径

投诉举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

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将根据双方证据及法律规定确定工资标准。

司法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维护权益。

注意事项

工资争议的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者需及时主张权利。

证据收集至关重要,包括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同事证言等。

工资条款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用人单位未明确约定工资的行为本身违法,劳动者可据此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阅读
分享